| 论坛
Loading...
 导航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虫虫星空 -> 休闲人生 -> 龙泉窑介绍(转)
回复
标题:龙泉窑介绍(转)收藏 编辑 删除 楼主 | 上一篇 下一篇
豆豆爸爸
等级:玛瑙底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我的博客
积分:20923
发帖数:1873
注册:2009年11月13日
资料 短消息2010-7-29 21:04:24
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

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

  宋代瓷业鼎盛,除上述五大名窑外,山西省平阳的平阳窑、陕西省耀州的耀州窑,福建省建安的建窑,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窑,也都烧制相当好的瓷器。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是华北大窑业中心,很受日本重视,历代都有大量的瓷器销往日本,日本人也把瓷器叫磁器,是有其原因的。

  南宋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龙泉设窑厂,生一所烧的窑名“琉田窑”,又名“哥窑”;生二所烧的窑名“龙泉窑”,又名“弟窑”。
龙泉窑青瓷古董辨伪
 说起我国老窑瓷器,人们往往首推宋时五大名窑,即汝官钧定哥。起始于北宋的龙泉青瓷,似乎品级要低一等。其实,优质的龙泉古瓷,从古至今,历来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龙泉窑位于浙江南部龙泉地区,与福建毗邻。汉代开始,已经有瓷窑,但真正让世人认可的是北宋时的青瓷。龙泉瓷是以地域而命名,以后便相沿袭。

  龙泉窑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南宋的龙泉窑更以其莹润如玉的粉青和梅子青称绝一时,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此后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喜好,商家纷纷对龙泉窑的产品进行仿烧。

  在国内,景德镇仿烧龙泉窑产品延续的时间最长,从元代开始到清代,凭借着雄厚的烧瓷技艺,仿烧器物品种丰富。其最大的特点不是对龙泉窑产品机械地模仿,而是在注重釉色的基础上,对器物的品种和造型加以创新。

  清末民初之时,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集青瓷,其后国内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与此同时,龙泉当地研制仿古青瓷之风大盛,一批民间制瓷艺人纷纷加入此行。清光绪、宣统年间,孙坑范祖绐、祖裘兄弟制仿古青瓷名噪一时,至民国初期,县城廖献忠(清秀才)仿古制品几可乱真。

  1956年,龙泉瓷厂恢复生产。浙江博物馆收藏了一批解放后烧制仿龙泉窑的产品,主要是根据南宋龙泉窑器物形制,如:双鱼洗、鬲式炉、牡丹纹大瓶等器物,但仿制得不刻意。

  20世纪80年代始,一些龙泉大型瓷厂以仿古工艺品的形式大批量生产龙泉窑青瓷。

  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兴起,为获取高额利润,各种文物作假应运而生。龙泉窑青瓷的作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1.器型

  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如北宋的执壶、五管瓶,南宋的莲瓣碗、凤耳瓶、鬲式炉、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各式香炉等器物。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

  2.胎釉

  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龙泉窑不同时代胎色的呈色、质地的粗疏和细腻、釉的色泽和质地,都不尽相同。

  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

  明代龙泉窑豆青和深绿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现代仿制较容易掌握的,这类产品需仔细辨别。作伪器物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对器物釉表面进行去光处理,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一些工业技术上的打磨。近年来,专家学者对经过作旧处理的器表损伤,在高倍显微镜下表现出的不同显像,作了归纳和总结,提高了对古陶瓷辨伪的科学水平。

  3.纹饰

  龙泉窑产品的伪品的刻划纹样,不如真品线条的婉转流畅。贴花工艺的纹饰,不像真品的生动自然。露胎是元代龙泉窑最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元代龙泉窑特有的葱绿釉色和露胎赭红色的相衬,伪品对这类产品的仿烧,提供了识别点。

  4.装烧方法

  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垫烧的工具上,归结起来不外乎垫圈和垫饼两类,但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特别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产品的“铁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规则的。元代垫圈痕迹、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显露出“火石红”。龙泉窑早期的产品,十分完整的少见,多少留有些残疵,主要在圈足部分。因此作伪者往往采用“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或沾粘窑渣的手法来蒙人。
龙泉窑的发展轨迹
  那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龙泉窑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呢?朱伯谦先生在《龙泉窑青瓷》一书中曾将龙泉窑的发展归纳为开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魏晋五代十国是开创时期,瓷窑少,生产时断时续,处于就地销售断断续续的生产阶段;北宋至南宋前期是发展期,瓷窑发展快,逐渐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南末后期至元代是鼎盛期,瓷窑迅速发展,青瓷质量大大提高,产品畅销国内外广大市场;明清是衰落期,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龙泉窑处境艰难,瓷窑不断地倒闭减少,至清代晚期结束。如果说这四个阶段勾勒出了龙泉窑发展历史的整个脉络,那么,龙泉窑发展史上的三次辉煌期则是连贯发展脉络的重点和要点。

一、第一辉煌期——五代到北宋早期


  龙泉境内山岭连绵,森林茂密,瓷土等矿藏资源极为丰富,又居于瓯江—卜游,不仅具备充足的原料、燃料和水资源,还有便利的水路运输,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便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吸取瓯窑婺州窑等周边窑场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但当时烧制的青瓷非常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这一状况到了五代和北宋早期,却出现了突然的变化,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龙泉窑青瓷的“迷惑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器物就是淡青釉瓷器。这种淡青釉瓷器,器形规整,釉面均匀光洁,透着淡淡的青色,有些还经过刻划修饰,与粗糙的早期龙泉青瓷相比似乎缺少过渡,与后来著名的梅子青、粉青相比似乎也不存在承启关系,这在整个龙泉青瓷发展史上未免显得有些突兀,因而也成了一个“迷惑”。

  据笔者实地考查证实,当时这类淡青釉的烧制地点主要是在龙泉金村一带。明代陆容《菽园杂汜》曾载:“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绕等处皆有之、然泥汕精细,模范端巧,俱不若刘田”,刘田也叫“琉田”,即今大窑,是龙泉窑的传统制瓷中心。但笔者认为是先有金村后有大窑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大窑到目前为上还尚未发现有烧制淡青釉瓷器的迹象,而淡青釉瓷片在金村则随处可见。从这一点来看,金村制瓷在当时是很辉煌的,金村地狭靠河,因此初期时运输十分方便。后来制瓷业规模扩大,金村狭窄的地势便不适应当时的发展。而地势开阔的刘田离金村仅五华里,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制瓷业的新中心。

  龙泉窑的突然兴起很可能和龙泉窑为宫廷烧造“贡品”有关。当时江南一带属于吴越国的钱氏王朝统治,钱氏王朝一直奉行与中原修好的策略,于是瓷器成了重要的“贡品”。有关专家在考古搜集时曾找到这样一件淡青釉罐,其外壁釉下写着“天福元年,重修窑炉,试烧官物,大吉”。天福元年也就是公元936年,天福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吴越国是宗后晋的,据此推测,当时所烧的“官物”除了吴越国宫廷自用以外,很可能还向石敬瑭进贡。

  当然,担任贡器烧造任务的主要是越窑,其贡器也称“秘色瓷”。秘色瓷起于晚唐,因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使用,故曰“秘色”。龙泉窑也烧过“秘色瓷”,宋人庄绰《鸡肋编》记载:“处州龙泉县多佳树,地名豫章,以木而著也……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庄绰一生大约经历了北宋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和南宋高宗五代,曾在南北各地的郡县做官,足迹遍及京西、淮南两浙福建江西、荆湖和广南,交游甚广,见闻颇丰,其记载应比较可信。从这一点来看,“秘色瓷”的第二阶段是后来居上的龙泉窑青瓷产品。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进贡的瓷器数量很大,《宋史》卷四百八十列传世家二(吴越钱氏)“太平兴国三年三月来朝,俶进……越器五万事,金扣越器百五事”。又《宋会要》:“太平兴国三年四月二日朝,俶进……瓷器五万事,金扣瓷器百五事”。太平兴国三年即公元978年,当时贡奉北宋太宗的秘色瓷器达十万多件,如此巨大数量的贡瓷应该不是在自愿条件下进行的,而这样庞大的生产量也是越州窑所无力承担的。另一方面,越窑因为各方面原因而逐渐衰落,导致南方的制瓷中心向龙泉窑转移。在这样的情况下,越窑先进的制瓷技术传入龙泉,一批优秀的瓷匠陆续在龙泉安家落户,龙泉窑产品的质量迅速提高。龙泉窑以担负“和平”的贡器使命,换来了它自身发展的契机,从北宋开始,龙泉窑逐渐取代越窑,一跃而为江南第一名窑。

第二辉煌期——北宋后期到南宋


  龙泉窑在南宋的发展是跟大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北宋覆灭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的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火所破坏,其制瓷技术传入到南方。这时的龙泉窑结合南技北艺,迅速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进而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不仅胎釉配方、造型设计、上釉方法、装饰艺术及装窑烧成等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器形种类更是大大丰富。由于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术以及烧成气氛的控制,釉色纯正,釉层加厚,在南宋晚期烧制成功粉青釉梅子青釉,达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在我国瓷器史上谱写下光辉的篇章。

  另一方面,南宋立国水乡、海隅,水上交通发达,有利商业、贸易的发展。北宋时,官方就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明州(宁波)、杭州泉州设立了“市舶司”,直接与海外各国进行贸易,南宋政府更把海外贸易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对外贸易量的增加更刺激了瓷器的出口,龙泉青瓷在东亚东非、阿拉伯诸国都是受欢迎的商品。据史料描述,当时“窑群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往返穿梭,日夜繁忙。”瓷器内销运往临安,外销经瓯江出海,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

  从13世纪开始,龙泉窑出现了两大系列的精美产品:黑胎厚釉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黑胎厚釉青瓷的产品数量比较少,迄今只在龙泉大窑、溪口两地近十处窑址中发现这类瓷器,而且都是与白胎青瓷同窑同烧的,其中溪口瓦窑垟窑以生产黑胎厚釉青瓷为主,其他瓷窑以烧白胎厚釉青瓷为主,兼烧一部分黑胎青瓷、黑胎青瓷的特点是薄胎厚釉,釉层开片,紫口铁足,有些器物还采用支钉垫烧。这些在龙泉窑青瓷的内部发展脉络中都找不到相应的发展轨迹,尤其裹足满釉支烧的工艺对于龙泉窑来说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工艺风格上的骤变显然是受到外界制瓷技术冲击的结果,最有可能的就是朝廷的干预。现在高科技测试也表明,龙泉窑的黑胎、开纹片青瓷、造型、纹片,以及化学组成和郊坛下官窑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此外,白胎厚釉青瓷的制作工艺也是承接南宋官窑的,但有创新,在胎釉配方上有些差异。与黑胎青瓷相比,白胎青瓷的釉层光滑细腻不开片,胎色洁白,釉色青翠有如碧玉,胜似翡翠。并且这两大系列瓷器还出现了一批仿南宋官窑器的器形,官窑器是不允许民间随意仿造的,仿官窑的出现不能简单地诠释为“仿制”。另外考古发掘也证明,南宋龙泉窑青瓷在临安京城皇宫遗址和绍兴市攒宫宋六陵墓地都有大量出土。现在的大窑龙泉窑遗址还保留着南宋古道,遍布南宋窑址,在当地村民中还流传着种种关于南宋时的故事。这一切都似乎在述说着当时的龙泉窑与宫廷那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南宋皇朝拥有修内司官窑与郊坛下官窑,为什么还要派遣技术人员和官员在龙泉等地监烧“供器”呢?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是杭州本地的瓷土资源并不太理想,而古代制瓷业对地理环境和资源的依赖性是很强的,从现在来看,南宋官窑器的胎质比较疏松,易破碎,还有开片,所谓“无片不成官”,开片是南宋官窑瓷器的一大特点。但无论是冰裂纹也好,梅花片也好,美则美矣,却不实用,试想,将满是开片的瓷器当作日常生活用瓷不免存在卫生问题。相比之下,龙泉窑青瓷的胎质比较缜密坚硬,尤其是白胎厚釉青瓷,釉面光洁不开片,既美观又实用。

第三辉煌期——元到明早期


  虽然龙泉窑熊熊的窑火曾一度遭受蒙古铁骑的践踏而熄灭,但入元后,龙泉青瓷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加上元代统治者继续奉行对外贸易政策,使龙泉青瓷生产规模在元代继续扩大,窑址和产品的数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品品种增多,风格多样化,远销世界各地。

  1979年为配合浙江省紧水滩水库工程的兴建,浙江省文管会等单位在龙泉县境内进行了普查,并在龙泉县东部安仁口地区发掘了元代窑址,为研究龙泉窑在这一时期生产情况和产品面貌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这些资料表明,元代仍是龙泉窑的兴盛时期。元代产品除部分继承宋代传统以外,在器型和装饰上又有新创造,比如当时流行的露胎工艺。元代由于水陆交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瓷器大量出口,需求量激增。在这样的条件下,元代龙泉窑迅速向瓯江和松溪两岸扩展,这样,大批的龙泉窑瓷器便可顺流而下,转由当时重要的通商口岸——温州和泉州,将瓷器出口到世界各地,像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都有龙泉窑的瓷器。1975年在韩国西南部的新安海底发现一艘元代沉船,打捞出l万多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占了9000多件,可见龙泉青瓷在元代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其实元代的蒙古统治者不是单方面地被汉文化所同化,蒙古铁骑在征服一个王朝的同时也带来了草原的大气与粗犷,元代龙泉窑青瓷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批大件器物的出现。这些大器胎质较厚,器形粗犷,釉色更加成熟凝重。元代龙泉窑的窑形仍沿用长条形斜坡式龙窑,但在长度上略有短缩,这一改变有利于提高窑内温度,并使热量分布更均匀、合理,对烧制大型器物很有利。

  元代龙泉窑的繁荣为明初龙泉官窑的设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详见《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一书)。明龙泉官窑器延续了元代的大器风范,将厚实雄浑的审美理念发挥到极致,之前往往将明初龙泉窑青瓷与元代龙泉青瓷混为一谈,或笼而统之断为“元末明初”,这也在一个层面上说明了两者的相承关系。从目前处州青瓷博物馆征集到的—批明初龙泉官窑青瓷碎片及结合传世完整器来看,明龙泉官窑青瓷在烧造工艺上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巅峰,无疑代表着龙泉窑瓷器烧造史上的最高水准。以刻花为例,明龙泉官窑青瓷主要以刻花为饰,精美绝伦,花纹与青如翡翠的釉色融为—体的刻花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刻花是龙泉窑青瓷的传统装饰工艺之一,北宋时期的刻划花装饰曾经盛极一时,但到了南宋,由于石灰碱釉的运用和多次上釉技术的掌握,龙泉窑青瓷往往素面朝天,转向以釉色取胜。其实釉色的玉质感固然是世之所好者,但釉层一加厚,原先的刻划花很容易被厚釉所覆盖。所以到了元代,又流行露胎、贴塑、模印等装饰手法,这样玉质感的釉色和花纹图案的装饰效果就可以兼得了。明龙泉官窑器将刻花与厚釉结合得恰到好处,从而使刻花装饰工艺取得了新的突破。

  此外,明代早期的民窑器也有不少精品,明初龙泉窑的规模和数量也不容小觑,以往被忽视,还有待重新认识和评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龙泉窑历史上的三次辉煌都是与宫廷密切相关的,无论是生产“贡器”,还是设立官窑,都是促成成龙泉窑快速发展的最有力动因。因为在封建社会宫廷的指令往往就是最高的社会动力,它对于一个瓷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豆豆爸爸注:从老货开始玩起,但是现代科技发达,造假技术几近乱真。后来跟朋友一起玩起新窑烧制。也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支持吧。
在这方面的要求我并不高,期望有生之年,收到一千个不同的杯。让我能达到真正的千杯,也是自己人生的目标谦卑。
茗香传雅意,美石怡逸致

海上泊客
2010-7-29 21:04:24 顶部
虫虫翡翠南山店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版主
尚未开博
积分:219894
发帖数:7920
注册:2010年1月10日
Re:龙泉窑介绍(转)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楼
哦,我的沙发
虫虫翡翠深圳南山分店新店地址:深圳南山区保利文化广场二楼B2-35号商铺(海德一道和文心五路交汇处)早十晚六 周二不营业
QQ:1036007240 迪莉亚(DL)
淘宝店:http://shop33943856.taobao.com/
TEL:26686203 13530501935迪莉亚 
2010-7-29 21:05:04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虫虫翡翠南山店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版主
尚未开博
积分:219894
发帖数:7920
注册:2010年1月10日
Re:龙泉窑介绍(转)编辑 删除 引用 第3楼
哈哈,连坐两个沙发啊我,美死了
虫虫翡翠深圳南山分店新店地址:深圳南山区保利文化广场二楼B2-35号商铺(海德一道和文心五路交汇处)早十晚六 周二不营业
QQ:1036007240 迪莉亚(DL)
淘宝店:http://shop33943856.taobao.com/
TEL:26686203 13530501935迪莉亚 
2010-7-29 21:05:33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翡翠良缘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303417
发帖数:31372
注册:2008年11月22日
Re:龙泉窑介绍(转)编辑 删除 引用 第4楼
学习
点此打开链接!蜗牛的家
2010-7-29 21:06:15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SCOVILL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77800
发帖数:7202
注册:2009年5月9日
Re:龙泉窑介绍(转)编辑 删除 引用 第5楼
唉,看贴不仔细,还以为豆爸要转这个东东了呢,被偶家胖胖好一顿说哦~~~
终于祥到了一个黑冰宽版的镯子,哈哈哈哈哈哈~~~~~~
2010-7-29 21:26:19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sying426
等级:老种玻璃地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39397
发帖数:3756
注册:2008年11月26日
Re:龙泉窑介绍(转)编辑 删除 引用 第6楼
2010-7-29 21:40:03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xzcandy
等级:老种玻璃地祖母绿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55730
发帖数:5165
注册:2010年3月13日
Re:龙泉窑介绍(转)编辑 删除 引用 第7楼
2010-7-29 21:46:37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a夏天
等级:老种玻璃地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34540
发帖数:3603
注册:2010年5月8日
Re:龙泉窑介绍(转)编辑 删除 引用 第8楼
2010-7-30 8:20:38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likeplanet
等级:糯冰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2500
发帖数:256
注册:2010年6月27日
Re:龙泉窑介绍(转)编辑 删除 引用 第9楼

收藏起来,长见识了!豆爸有空介绍寻宝经历,

我爱翡翠,我的生活更精彩!
2010-7-30 8:33:10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傻笑的豆芽菜
等级:老种玻璃地舰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35958
发帖数:4014
注册:2009年2月2日
Re:龙泉窑介绍(转)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0楼
不学习就不知道学问有多深,留印慢慢吸收……
2010-7-30 9:03:07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燕南飞
等级:冰荧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3426
发帖数:503
注册:2009年10月15日
Re:龙泉窑介绍(转)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1楼
收藏,慢慢学
2010-7-30 9:58:39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hchen
等级:玻璃地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35914
发帖数:2524
注册:2010年1月11日
Re:龙泉窑介绍(转)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2楼
慢慢学习中。。。
2010-7-30 10:48:28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豆豆爸爸
等级:玛瑙底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20923
发帖数:1873
注册:2009年11月13日
Re:龙泉窑介绍(转)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3楼

  QUOTE:
原帖由 SCOVILL 于 2010-7-29 21:26:19 发表唉,看贴不仔细,还以为豆爸要转这个东东了呢,被偶家胖胖好一顿说哦~~~

么事,都是一起玩的

茗香传雅意,美石怡逸致

海上泊客
2010-8-1 8:49:46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豆豆爸爸
等级:玛瑙底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20923
发帖数:1873
注册:2009年11月13日
Re:龙泉窑介绍(转)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4楼
  QUOTE:
原帖由 虫虫翡翠南山店 于 2010-7-29 21:05:33 发表哈哈,连坐两个沙发啊我,美死了
茗香传雅意,美石怡逸致

海上泊客
2010-8-1 8:50:07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豆豆爸爸
等级:玛瑙底船长
权限:普通用户
尚未开博
积分:20923
发帖数:1873
注册:2009年11月13日
Re:龙泉窑介绍(转)编辑 删除 引用 第15楼

这些东西品系深远

偶们只能慢慢在学习过程中成长

有喜欢就收点

朋友烧就搭个伙

日积月累

有实物,有过程,有对比

才有知识和实践的积累

茗香传雅意,美石怡逸致

海上泊客
2010-8-1 8:51:42
资料 短消息 顶部
第1页 共1页 共14个回复     <<    >>    
 快速回复
  • 支持UBB,HTML标签

  • 高级回复

  • 操作选项:评分 加精 解精 奖惩 设专题 设公告 解公告 固顶 总固顶 解固顶 结帖 解结帖 锁帖 解锁 移帖 删帖
    【总店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新秀路口古玩城翡翠珠宝城3楼J—320-322号
    购物指南 | 虫虫相册 | 联络我们
    【平洲店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平洲玉器街翠宝园7栋
    版权所有 © 虫虫翡翠
    【上海店地址】上海市丽水路81号地下一层玉道玉器广场20&21号
    粤ICP备09042827号
    【南山店地址】深圳南山区海岸城保利文化广场二楼B2-35号商铺
    WWW.CCFEICUI.COM
    电话:4000-111-520